醫管局收費︱政府今日(25日)公布公營醫療收費改革詳情,當局將急症室收費實施兩級制,當中屬危殆及危急病人將會免費,而緊急、次緊急和非緊急等三類病人收費則由現時的180元,提高至400元。另外,當局亦增設付費「封頂」的住院門診收費上限,每名病人1年內收費達1萬元其後收費就會豁免,所有調整最快於明年生效。
急症室收費加價
醫院收費改革首階段於2026年推行
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(3月25日)公布公立醫院收費改革詳情,改革將分階段、5年內達致目標。首階段改革將於2026年推行,及後每2年按既有機制檢討收費水平,以讓前線醫護人員有時間適應新收費制度,以及調節電腦系統等。
急症室加價至$400 住院費增至每天$300
公立醫院收費改革將涵蓋住院、日間程序、急症室、專科門診、病理檢驗、非緊急放射造影、家庭醫學門診(普通科和家庭醫學專科)。
急症室分流新收費分排
根據醫管局的分流制度,當病人抵達急症室後,先由一名富經驗及接受特別培訓的護士,對病人的病情作出初步評估,危急的病人會獲得優先治理。而急症病床住院費用方面,亦將取消入院費,但住院費亦由每日120元增至300元。
5類病情 | 診治時間 | 目前收費 | 實施兩級制 |
危殆(有即時生命危險) | 獲即時診治 | 全部劃一收180元 | 免費 |
危急(可能有生命危險) | 須在15分鐘內處理 | ||
緊急(情況嚴重但穩定者) | 在30分鐘內處理 | 400元 | |
次緊急(情況較輕微但需處理) | 可以等候一段時間 | ||
非緊急(病情輕徵及穩定) | 病人可以長時間等候,情況無惡化風險 |
非緊急放射診斷等逐項收費介乎50至500元
醫療服務 | 舊收費 | 新收費 |
日間程序及治理 | 每次診症96元(腫瘤科診所或腎科診所) 每次診症195元(在日間醫療設施接受日間程序及治理) | 入院費取消,住院費每天250元 |
專科門診(包括專職醫療服務) | 首次診症135元,其後每次診症80元 每種藥物收費15元 | 首次診症及其後每次診症250元 每種藥物收費20元(最多4個星期) |
普通科門診 | 每次診症50元 | 每次診症150元 每種藥物另外收5元(藥量減至四星期) |
住院費用 (療養 / 復康、護養及精神科病床) | 每天住院費100元 | 每日住院費200元 |
社康護理服務(普通科)、社區專職醫療服務 | 每次80元 | 100元 |
社康護理服務(精神科) | 免費 | 免費 |
精神科日間醫院 | 每次診症60元 | 免費 |
老人科日間醫院、復康日間醫院 | 每次診症60元、55元 | 100元 |
病理檢驗服務(適用於專科門診) | 基礎項目(如血紅素,肝功能)免費 進階項目50元、高階項目200元 | |
非緊急放射造影服務 | 基礎項目(如X光檢查)免費 進階項目250元 高階項目(如磁力共震)500元 | |
家庭醫學門診服務(包括普通科門診和家庭醫學專科門診) | 診金150元 每項藥物收費5元(最多4個星期) |
急症室上一次加價2017年
急症室收費上一次調整是2017年,由100元加至180元。加價後一年,急症室求診人數中約96.4%為緊急、次緊急或非緊急病人。而根據2024年急症室分流病人的比例推算,這三類別的求診人數有下降趨勢,大約有95%到急症室的病人需支付的費用將會上升。
派藥劑量彈性 仍可最多不超過約半年劑量
對於今次收費改革,每次派藥一般最多可獲4個星期的劑量。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對此澄清,不是指「最多派4個星期的藥」,而是指藥費計算單位。派藥的份量仍然最多不超過24個星期,亦即約相等於半年劑量,因此市民毋須每4星期配藥一次。他強調,派藥流程一向有彈性,派藥劑量會由醫生向病人了解實際情況而定。
而被問到今次收費改革,為何其餘3類病人收費將提升至400元方面,高拔陞表示,急症室能非常清楚分流第一(危殆)及第二類(危急)病人,但對於分流第三(緊急)及第四類(次緊急)病人就難以簡易辨認,因此新方案實行上會相對上較易操作和減少爭拗。
公立醫院收費改革︱增設收費上限每人每年1萬元
另外,當局亦計劃設定「封頂」機制,每名病人1年最多須支付1萬元診金及藥費,亦即是代表病人1年內收費達1萬元,其後收費就會豁免。「封頂」機制適用於所有收費項目(自費藥械除外),預計約7萬名重病病人受惠。
醫管局委員林奮強亦表示,1萬元上限僅佔家庭入息中位數約2%,相信不會影響市民求醫意欲,同時能擴大安全網。
公立醫院收費改革︱放寬費用減免機制申請資格和期限
為加強醫療保障,醫管局亦會放寬費用減免機制的申請資格、涵蓋範圍和期限,預計合資格受惠人數會由現時約30萬增加至約140萬。
申請減免資格方面,將會考慮家庭資產上限。將由原本的水平改為與申請公屋資格看齊。而根據目前病人每月家庭入息是中位數的75%,可以申請部分減免,將會放寬至達到家庭入息中位數就合資格申請。而申請全免的資格,亦會由現時中位數的一半再放寬。
以一名40歲清潔工為例,如果月入1.5萬,雖然沒有物業,但因資產達28萬元,如果按現時減免資格則不會獲得減免,但經放寬費用減免機制後,因入息中位數及資產上限由75%增至150%,就可以獲得部分減免。
最長減免有效期延至18個月
而擴闊涵蓋範圍及期限方面,將擴闊65歲以下人士的有限期醫療費用減免涵蓋範圍,最長減免有效期由12個月延長至18個月。在最多18個月內再次申請減免時,則無需提交經濟文件作經濟審查。
「撒瑪利亞基金」放寬計算標準
另外,「撒瑪利亞基金」的「累進計算表」及收入計算方法亦會放寬。新申請人由計算收入的100%將下調至80%,而持續申請人則可由現時的80%下調至60%。
以一名每年收入為32.9萬元的病人為例,其可動用資產為36.5萬元。如果成功申請「撒瑪利亞基金」,每年獲資助5.16萬元藥費,亦即代表該病人未來每年可獲8.41萬元資助金額。
「HA Go」2026年推網上申請
醫管局表示,「HA Go」於2025年底將推出新功能,供病人檢視醫療費用減免的過往申請、申請進度等,並會於2026年第二至三季推出網上申請。
而需要申請醫療費用減免的病人,只要提交所需證明文件,相關醫務社工便會立即開證明,而「撒瑪利亞基金」亦會在交齊所有申請文件10日內獲審批。
延伸閱讀︰